【他山之石】 质保背后的逻辑——高校质保常见问题及其应对
发布者:质评中心发布时间:2024-05-01浏览次数:10
高校的质量保障与评估工作有三个常见的误区:一是以外部驱动取代使命驱动,二是将管理中心当成学生中心,三是把自评报告写成工作汇报。这三个问题产生的原因何在?高校该如何应对?首先,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化,高校各方利益相关者,包括政府、纳税人、学生及其家长、校友,对于学校人才培养的成果各有所求,外部驱动的质量保障由此而生。外部驱动的方式包括政策文件要求、就业市场需求、政府部门问责等;外部驱动的内容包括政策执行情况、就业市场之满足、高校的社会影响等。外部驱动的质保本身没有错:在高等教育教育普及之后高校有了不同的利益相关者,当然需要应对他们的诉求。但是,高校有自己的办学使命、人才培养目标,各个专业的特点与教学方法也不尽相同,因此质量标准的制定和实施必须在高校的使命目标驱动下进行,而不是跟在别人后面亦步亦趋。在使命驱动下,高校根据教育教学规律和学科自身特点制定并实施质量标准;同时,高校不再仅对上级负责,而是要对所有利益相关者负责。为此,高校需要收集数据、提交证据,以此证明人才培养的质量和办学目标的达成。质保是一项高度专业化的工作,需要由内部专职人员负责,以实现质保常态化,形成质保闭环,其最终目的是在高校形成一种自省、自律、自查、自纠的质保文化。其次,管理中心与学生中心的关系。多少年来高校习惯了自上而下金字塔式的管理体制。从管理中心出发,高校的职能部门,比如教务处、学生处、质量中心、后勤处等各司其职,在自己所管辖的领域履行其保障质量的职能,这就是管理中心的质保。然而,在以人才培养为核心使命的高校,质保工作的重心应该是学生。以学生为中心,高校质保的主要责任方便是所有与学生学习相关的学院、系、专业、老师等等。依靠职能部门进行质保并非不可,但仅靠职能部门就是本末倒置了。职能部门是为培养学生的院系和老师提供支持的,而后者才是质保的责任主体。在管理中心和学生中心这两种质保模式之间,质量评估的方法会有所不同。在管理中心模式中,管理部门的意见主导评估的方向和过程。但在学生中心模式中,一切以证据说话,而这个证据就是学生成长、发展情况,学生培养目标的达成,师生的反馈意见等等,这些才是评估者关注的问题。其三,工作报告和自评报告的关系。三个问题:谁来写、怎么写、怎么用?“谁来写”?工作报告通常由部门领导、写作班子或领导秘书来写,但自评报告则不能。为什么?因为自评报告关注的是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问题,而质量问题只有和教育教学活动直接相关的部门才能说清楚。好的自评报告一定不能由写作班子代笔,而是应该由学术和职能部门代表组成的工作小组或者委员经过调查研究后共同起草。“怎么写”?工作报告需要罗列成绩,以求得上级部门的认可,但自评报告则是一个三部曲:(1)报告人对学校的使命和目标进行梳理、陈述;(2)报告人描述为了实现使命目标制定了什么质量标准、设置了什么样的机制、实施过程如何;(3)报告人对于使命目标的达成结果进行分析评估。“怎么用”?工作报告的主要功能是绩效考核,但是自评报告的用处只有一个——实现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持续改进。持续改进有三个方面:一是提升学习成效,二是改进日常管理,三是调整资源分配。好的自评报告必须能够达到这三个的要求。
高校质量保障,其背后的逻辑必须梳理清楚,才有可能付诸实施。质保逻辑之一是使命驱动。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化,高校变得越来越复杂。当代高校种类繁多,有的以人才培养为主要目标,有的追求科研卓越,有的则服务地方经济。每所高校的目标显然不止一个。使命多元化导致了利益的多元,利益相关者群体的多元化使得高校所面对的诉求亦趋多元,而诉求的多元化直接结导致了高校教育教学质量标准的多元化。作为质量主体,高校只有参照不同群体的不同诉求,以本校的办学使命和目标为依据,制定符合教育规律、切实可行的质量标准并付诸实施,质量保障才有可能。质保逻辑之二是市场驱动。高校质量保障的逻辑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元素就是市场。市场是高等教育普及化的现实引发的。因为高等教育的普及,高校和培养对象之间的供需关系发生变化。高校之间一旦有了竞争关系就形成市场,市场竞争机制随之引入高校;唯一的区别是高校不能如企业一样在价格上竞争。高校需要办出特色、办出新意,才能够吸引好的学生。现在学校同质化的倾向越来越严重,于是差异化竞争成为未来高校生存必做的功课。其他如市场定位竞争、客户服务竞争、营销竞争等,今天的高校都需要考虑。质量保障为什么和市场驱动有很大关系?因为质量是在竞争当中提升的。没有竞争意识的话,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便无从说起了。质保逻辑之三是证据驱动。近年来随着大数据技术进入校园,数字化管理越来越普及。数据本身没有价值,和质量关系也不大。只有当数据成为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证据时,才开始有了价值。质量保障为什么需要证据驱动?因为审核评估、质量保障的最终目的是持续改进,持续改进需要证据支撑,而经过分析的数据才能够成为证据,帮助高校的管理和决策实现客观、透明、公正。因此,通过数据来呈现学校的客观现实,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持续改进,这是质量保障的终极追求。数字化时代获取数据并不困难,但数据不一定是证据。将数据变成证据,高校质保人员需要培养循证精神,对于作为证据的数据进行分析、研究、解读,然后提出持续改进的要求和方向。循证精神也能帮助我们改变写工作报告时养成的“只问耕耘不问收获”的坏习惯。因此,证据驱动是实现高校质量保障的另一个基本逻辑。厘清质保逻辑以后,高校该如何行动?我们需要三个动词:确定、增强、培养。确定使命目标,增强市场意识,培养循证精神。做到这三点,高校的质保工作便有了一个良好的起点。